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动态 文化动态

苏如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创造华邦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21-12-12 21:00:28

廿一载波澜壮阔,奋楫前行谱新篇。12月12日,在华邦控股集团成立21周年司庆日上,苏如春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创造华邦美好未来》的讲话,回顾华邦21年走过的辉煌历程,总结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文化传承,剖析时代大趋势中的机遇,前瞻未来发展方向,号召全体华邦人续写更精彩的“华邦故事”。

华邦控股集团官网特刊发此文,分享苏如春的经营哲学和管理智慧,以飨华邦同仁和广大读者。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创造华邦美好未来

——在华邦控股集团成立21周年司庆日上的讲话

华邦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苏如春

(2021年12月12日)


3.jpg

苏如春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创造华邦美好未来》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朋友,来自全国各地的华邦家人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华邦成立21周年庆祝大会,追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过去,见证朝气蓬勃、发展壮大的现在,畅想无限美好、星辰大海的未来。在此,我由衷感谢关心、支持和帮助华邦成长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感谢信赖和促进华邦发展的客户,感谢在风雨中并肩跋涉的伙伴。最重要的是,感谢所有为华邦发展作出奉献的华邦人。

司庆日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天属于我们所有的华邦人,凝结着华邦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集体记忆和企业精神。在司庆日,我们通过云视频的方式相聚在一起,不仅是为了从华邦的发展历程中寻找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更是为了把华邦发展的经验总结好、传承好,从华邦21年的发展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解决今天的经营问题、抓住明天的宝贵机遇、创造未来的更好成绩。

去年,我们在甘肃兰州召开华邦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宣示要在华邦发展20年的基础上继续出发,书写新的“华邦故事”。今年是开启华邦新的20年的第一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年,我们又取得了非常多的发展成绩,各个企业的发展成绩还需要在年底时具体统计,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今年的四个标志性大事件。第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今年年初,华邦—凯旋项目正式升座成功,两座摩天大楼在134.5米高空实现“完美牵手”,广州的天际线上增添了一座百米高空的“琶洲客厅”,这继续刷新了我们华邦的高度,也将成为广州新的城市地标、城市名片,象征着华邦的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第二个标志性事件是今年9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华农保险注册地国庆节前一天(9月30日)正式迁入广州市黄埔区,这是广东省多年来少有搬迁成功的金融法人机构,目前是广州市最大且唯一一家全国性综合类型财产保险法人机构,这将助力实现“推动广东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转变”、“建设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目标,为华农保险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第三个标志性事件是前不久,我们在广西投资建设的桂柳高速建成通车,桂柳高速投资达到百亿级,也是华邦近年来一次性承建的最大规模、最长里程、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项目,是华邦建投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这说明我们敢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能够超越自我,有能力在以往奋斗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成绩。第四个标志性事件是11月24日,华邦美好家园养老集团举行经营组织变革会议,会上通过一系列重大事项,包括设立健康与养老研究院,拆分设立养老机构护理康复服务公司,拆分设立居家养老健康管理服务公司,拆分设立养老市场发展公司。经营组织的变革,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组织效能,驱动业务创新,为华邦美好家园的未来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年头、年中和年尾这四件标志性大事,说明我们华邦仍然处于蓬勃发展的事业上升期,旗下各个企业都处在发展前景广阔的黄金赛道,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为所有华邦员工创造施展才华、成就梦想的更大舞台。

尤其是放在今年的大形势下来看,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过去一年国家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受到疫情、债务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今年很多民营企业都面临着经营困难,很多曾经风光一时的巨无霸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从这样的现实情景来看,就更加可以凸显出我们华邦今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多么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从横向对比来看,当宏观形势好的时候,大家都进步,而我们华邦可以进步得更快;当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大家都举步维艰,而我们华邦可以狂风骤雨中立得定、大风大浪中站得稳。我们稳住了,并且稳中有进,对比起来就已经是巨大的进步,这就非常不易。打逆风球、走上坡路,最能考验一个企业应对挑战、承受压力的韧性。我们华邦做到了这一点,说明我们华邦具有深层次的优势和力量。这是我们华邦在未来20年能够再创辉煌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因此,在今年的司庆日,我想与大家分享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华邦21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继续取得更好成绩。


第一个问题,我们华邦21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

回望来时路,2000年12月12日,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在甘肃兰州一间简陋的小屋子,甘肃中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几个人挤在很小的办公室里办公,但我们眼里有光心中有梦,从此开启了华邦的星辰大海。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华邦踏准时代鼓点,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艰苦奋斗创新求变,构建了涵盖基建、养老、康养小镇、保险金融、财务投资等多元业务体系,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生态,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进入了全国民营企业主流方阵,实现了从“甘肃中大”到“中国华邦”的大跨越发展,创造了从0到1,从1到N的发展奇迹,谱写了产业报国、担当有为的“华邦故事”。

21年来,华邦发展规模持续增长,规模效应显著,实现了从一家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到规模庞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的大跨越!华邦业务领域持续拓展,产业协同致力民生,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到涵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养老与康复医疗、康养小镇开发与运营、保险金融、财务投资等领域的多元性大型企业集团的大跨越!华邦发展格局持续拓宽,战略先行引领发展,实现了从立足甘肃、着眼西北到升级全国视野、在整个中国谋求发展的大跨越!华邦管理水平持续优化,企业效能不断提升,实现了从传统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向大型现代企业组织架构的大跨越!华邦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规模取胜到以质取胜的大跨越!

华邦的21年发展历程,来自于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如果把华邦比作市场大海之上的一艘航船,这21年来我们之所以总是能够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正确价值观作为灯塔,一直烛照着华邦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能够躲过暗礁、旋涡,能够避免歪路、邪路,始终走在利国利民、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正道、大道上。我们坚持产业报国、实业报国,才能始终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同向同行,在国家的政策框架下把握方向、寻找机遇,能够始终借助时代的东风浩荡前行;我们坚持企业的存在就是要为社会、民生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所以总是能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中保持企业创新迭代的动能,在回报社会的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成就他人的同时得到他人的帮助、成就自己;我们坚持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在公平竞争中胜出,所以才能一直保持“亲”“清”政商关系,在法治轨道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公平竞争永葆生机活力。华邦从一开始就扣好了价值观的第一粒扣子,正确的价值观犹如北斗,引领华邦始终行进在正确的方向。

华邦的21年发展历程,来自于愿景目标的引领。华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都会根据形势变化、未来展望而设计近景目标蓝图,从而不断引领华邦适应时代变化、站上新的台阶。2000年底,当我决定创建华邦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们是要做一件大事业,我们要为国家创造税收、为百姓创造就业,必须带着使命感做大做强;2006年,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我们就提出要“精心培养高素质团队,努力建设现代化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中率先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从甘肃开始向西部各个省份扩张市场,提出了“造千座桥隧,铺万里坦途”的愿景;2010年前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成熟,我们又顺应企业变化而向养老、金融等领域拓展,开辟新赛道,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2015年,随着华邦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我们提出要“缔造社会尊敬的百年华邦”,更加注重把华邦的发展融入国家宏大叙事。回首一路走来的重要时间节点,华邦正是这些愿景目标的引领下始终保持了适应变化的进化能力、变革能力、创新能力,始终与时俱进,一步步走到今天。

华邦的21年发展历程,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精神的引领。华邦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精神为华邦提供了精神支撑,让华邦能够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战胜挑战中蓬勃向上。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敢于创新,要有勇闯无人区的精神,同时还能审时度势,能够辨析机遇、挑战、风险,为企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我们常说“因小见大,因大见远”,企业家精神就包含这种对企业、对行业、对市场、对形势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从细微的变化中看到大的趋势、大的变化,做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总能先知先觉、领先一步。在“因小见大”的基础上还要“因大见远”,要能够看到更广远的未来,对企业发展具有前瞻性眼光、趋势性判断。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与华邦独特的企业精神相辅相成。我们华邦整个企业都有一种独特的品格,这种企业品格既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既讲究谦逊、内敛、敬畏规则、尊重他人,也追求进取、创新、实干、与时俱进,使得我们华邦始终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力量、能团结、干成事的团队,能够在企业方向定下来之后把愿景变为现实、把蓝图变为成绩。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绩?

我们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创造多远的未来。21年来,华邦不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巨大成就,更形成了符合企业发展规律、具有自身鲜明特征、沉淀于时间、用之于实践的宝贵经验和文化传承。这是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华邦始终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利器和法宝。

1、始终用诚实、诚信赢得客户信任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诚信做人之道,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也是如此。诚信是华邦安身立命之本,是华邦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从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面对民营企业融资难、中标难等约束条件,华邦为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关键还是始终坚持用诚实、诚信打动客户并赢得信任。

在中国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要“正心诚意”。华邦的诚实、诚信,首先是对自己诚实、诚信,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我们始终坚持高质量树品牌,以高要求严标准打造精品,这也是华邦坚持21年未改的初心,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企业最好的品牌,也是对客户最大的诚信。体现在企业经营上,我们始终坚持诚信守法、遵守契约,在企业和客户之间形成了牢固的信任关系、合作关系,才能把自己的伙伴越搞越多、把企业的朋友圈越搞越大。

2、始终坚持“能吃苦、能吃亏”艰苦奋斗的精神劲头

华邦21年,也是一部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奋斗史,记录着华邦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吃亏、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意志品质。众多华邦人不畏艰难险阻,艰苦奋斗,为过去的21年岁月作了生动注解。

华邦起步于基建,这是央企、国企集中的领域,华邦作为民企靠什么能从夹缝里面求得发展壮大?一是具有“央企国企能办到的我们一定能办到的”的精气神,再就是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这沉淀为华邦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劲头。在我们的员工中,许贤智在40度高温的沙漠中,忍着火辣辣的痛从事测量工作;何妃茂在冰天雪地中捂热结冰的矿泉水,七天七夜从湛江押送大型挖掘机到兰州;陈玲英照顾失智长者被掐手臂,依然用心尽孝赢得认可;徐璐打着点滴依然跟进客户保险理赔……还有很多艰苦奋斗的华邦人,用汗水树立起一座座丰碑,镌刻下一桩桩业绩,创造出一个个传奇,收获一次次赞誉,在“缔造社会尊敬的百年华邦”的企业愿景中与华邦共奋斗、共担当、共成长、共分享。

艰苦奋斗深深植根于华邦精神的沃土中,是我们最深沉的底色,是我们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动力。正是有了这一重要精神动力,华邦人可以不畏艰险、攻坚苦难,写下无愧于时代的发展新篇章。

3、始终具有创新求变、自我迭代的生长动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求变、自我迭代是华邦的鲜明品格,也是华邦生生不息发展的不竭动力。

华邦的21年,是每一天都在生长的21年,是每一年都在发生迭代的21年,是每一天都有新的出发的21年。华邦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争分夺秒地学习进化。华邦以公路施工为基础稳步实现企业多元化生态布局,并在养老、康养小镇、保险等各个领域探索新模式、新产品,这正是企业创新精神最为生动的体现。

回到21年前刚刚创业时,没有人会想到今天的华邦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更没有人会想到华邦还能从基建领域“出圈”、展开多元经营。现在,站在21年的新起点看向未来,我们同样不能断言10年后、20年后华邦会进化成什么样子,那将是我们现在还无法预知的精彩。创新求变、自我迭代已经成为华邦的基因,华邦就是要“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不断自我超越、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就是要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

我们将在华邦内部形成一种鼓励试错、允许尝试的宽容文化,让人人都当企业家,让人人都能成为创新的引擎。创新组织形态、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水平、创新投资模式、创新商业模式,任何一种创新都将受到欢迎,而且都会在华邦找到它的位置和价值。

4、始终坚持“中庸和谐,与时俱进;慎以虑始,毅以图臻”的企业精神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华邦16字的企业精神是我在2006年提出的,并一直为之坚持的。这16字是华邦战无不胜的不竭动力,更是华邦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中庸和谐,解决的是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通过成全他人来成全自己;与时俱进,解决的是如何与时代相处的问题,要求我们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发展;慎以虑始,解决的是如何应对风险的问题,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毅以图臻,解决的是如何坚持到底的问题,要求我们始终以强大的学习能力、坚毅不拔的精神,实现善始善终的目的。

“中庸和谐”,使得我们的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让我们能够与社会各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时俱进”,使得我们精准把握时代机遇,从而借力发展扶摇直上;“慎以虑始”,使得我们时刻警醒不骄不躁,从而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毅以图臻”,使得我们相信只要坚忍不拔,最终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把“中庸和谐,与时俱进;慎以虑始,毅以图臻”的企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能让企业行之久远。

5、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时代大势同向同行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过去21年的发展为华邦的未来提供了一条重要启示: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这21年,华邦从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到深耕民生事业,从在国家经济起飞时投身基础设施建设,到人口老龄化渐行渐近时发展养老事业,正是因为我们始终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始终跟上时代节拍、踏准政策鼓点、适应时代变化,才能使得企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把握转瞬即逝的时代机遇,推动企业实现更大的作为。

6、始终营造华邦一家亲的团队文化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华邦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离不开无数华邦人共同拼搏。因此,做一个有温度的企业,一直是华邦的发展信条。

我们非常珍惜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21年来企业内部营造了“一家人、一家亲”的融洽氛围,形成一种讲情义、重感情、能合作的团队文化。员工在华邦这个大家庭,不仅仅是工作关系,还是一个有着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大家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不少为华邦工作过、但中途离开华邦的人,都很关注企业的发展,有浓浓的华邦情。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2020年8月23日,我去敦当项目走访慰问,华邦建投集团原副总裁邹世颜得知后不辞辛劳从兰州辗转至当金山,跟我一起看望老同事,再叙华邦情。原西部中大总经理华光也一直见证着华邦的发展,为华邦的发展付出很多。

华邦一直坚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为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正因为此,华邦不断吸收各界人才加入,成为人才高地。当时甘肃中大总工程师焦吉录,当时是施工项目任监理组长,在深入了解公司发展价值观后加入公司成为总工程师。在甘肃中大中标的施工项目金张掖大道竣工后,时任张掖城投董事长华光,加盟了甘肃中大任总经理。严培武是当时甘肃省少有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甘肃省工程质量奖(飞天奖)评委,时任兰州市政集团总工程师,多次评审到西部中大申报的质量奖项,了解到公司的质量观、诚信观后主动加盟到西部中大,任公司总工程师。潘志鸿在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多条高速任指挥长,因为多条路见证了华邦在民企中与众不同,主动加盟担任129亿的桂林至柳城高速项目负责人。这些人才的加入,不仅为华邦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而且说明华邦的企业文化、企业软环境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目前,华邦重要岗位主要是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骨干,他们既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也在公司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说明华邦已经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

7、始终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韧性

看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要看它在顺风顺水、形势大好的时候怎么样,更要看它在逆风逆水、面对艰难险阻时怎么样。在形势一片大好时,经济蛋糕迅速做大,市场上的每个企业都能雨露均沾,多少都能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时候,其实很难分辨一个企业的成色,很难看出一个企业在面对困难时能不能挺过去。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打逆风球的能力,那么一旦风云突变,就可能在困难面前偃旗息鼓。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走得稳、走得远,就必须要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韧性,在顺周期的时候能够风生水起,在逆周期的时候也能稳步前进,这样才能穿越各个经济周期,赢得长远发展。

我们华邦21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战胜困难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远观这21年发展历程,我们在刚开始缺人缺物的条件下,靠着借船出海、仰人鼻息求得生存,真可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在基建的基础上向健康养老、康养小镇、保险金融、财务投资、生态环保等各个领域拓展,每一次都是大胆迈进陌生的领域,从零到一、从头开始,真可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近看这一年的成绩,我们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克服疫情等各种困难因素,能够稳中有进、稳中有升,这就是一种强大的韧性。这些无不说明,我们华邦能够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华邦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不惧困难、穿越周期的韧性。

我们华邦走过了21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时间跨度已经让我们能够从长时段来认识一个企业发展。企业的经营发展不是为了赢得一时的掌声,从长时间来看,这些都不过是时间长河的一朵浪花而已,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企业的发展不取决于在一个时期出尽风头,而是要做时间的朋友,与时间、岁月这些永恒的东西一起成长。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复利”,复利的原理非常简单,本质就是选对方向,用时间做杠杆,不断的循环和叠加,那么通过不断重复叠加,长时间下来,就能得到超乎想象的回报。如何才能获得企业发展的复利?就是要让企业能够一直生存发展下去,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戛然而止,而是要穿越周期,无论顺境逆境、直路弯路,都能够行稳致远。因此,企业要获得发展的复利,就必须要有深层次的韧性,能够无论外部风云变幻一直充满朝气地发展下去。

尤其是在未来一个时期,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一个企业的韧性显得尤为重要。而强大的韧性,恰恰是我们华邦深层次的精神基因和文化传承。我们华邦就有这样的韧性,永远打不垮、打不散,历经风雨洗礼,永远在这儿!只要我们保持这种韧性稳步向前,那么就一定能获得长期发展的复利。从长周期来看,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继续取得更好成绩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回望走过的路,前瞻未来的路,我们要为华邦赢得下一个20年,还是要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向同行,在时代大趋势中辨认并把握机遇。在这里,我想从实际上近景、中景、远景三个维度来把握华邦发展的机遇。

从近景来看,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带来新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这预示着在2022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发生巨大转变,即以稳增长为所有经济政策的首要考虑,我们旗下的各个子公司,应该从中发现并把握发展机遇。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经济稳增长的最大定盘星,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坚实底座,国家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对基建的投资一定会增加,并且政策发力要提前,我们旗下的华邦建投现在就要行动起来,抓住这个机会多拿高质量的项目。再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可以合理预期房地产监管将会边际放缓,华邦幸福就要行动起来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再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特别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也给我们农业保险带来了机遇。总之,我们要抓住明年将会释放的各种政策利好,抓住政策宽松的时间窗口。

从中景来看,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新挑战也带来新机遇。现在,人口老龄化渐行渐近,而且未来几年有加速演进的趋势。应对老龄化冲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经济学意义上,人口结构变化本来属于慢变量,它变化缓慢但影响深远,现在老龄化已经逐步显现出了累积效应。有一项统计显示,我国现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 1.58 亿人,老龄化程度 10.6%,预期 2035年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能为 3.49 亿,老龄化程度可能会达到 23.6%。这个统计不一定准,但说明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现在很多机构预测,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很可能会提前到来。老龄化和少子化叠加,将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我们需要研判的新挑战包括:1、随着适龄劳动人口减少,整个社会的人力成本将会进一步提升,我们旗下的企业如何提高质量效益?2、随着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渐行渐近,这会对养老产业带来哪些影响?等等。我们需要把握的新机遇包括:1、随着未来几年老龄化加快加深,我们的华邦美好如何抓住这个风口?2、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在发生变化,65后老年群体也呈现出新的消费特点,我们旗下各个企业如何顺应这种趋势?等等。总之,人口结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深层影响,我们要对新挑战做好准备,并善于抓住新机遇。

从远景来看,数字化和绿色化带来新机遇。从长远来看,整个经济的数字化和绿色化将是两个主要的变化趋势。国家一方面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也描绘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行动路线图。数字化和绿色化双轮驱动、比翼齐飞,这是中国远景发展的两个大趋势、大脉络,我们必须要认真研判蕴藏其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从数字化来说,数字经济浪潮呼啸而至,我们要推进华邦经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化来减少层级、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我们还要思考:基建、养老、地产、保险金融等各个板块如何更好地与数字化结合起来?比如说,互联网+保险,数字平台与医疗、养老结合等等,我们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探索。从绿色化来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能源板块、林业板块如何实现更大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我们的煤改气能否取得技术突破?我们的林业板块如何把森林的树木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碳汇收益?对其他业务板块来说,将来随着国家的碳交易市场完善,排放量大的企业需要购买碳排放额,这等于变相支付碳税,我们的基建、地产板块是排放大户,将来必然需要在这方面有所应对。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廿一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秉承“中庸和谐,与时俱进;慎以虑始,毅以图臻”的企业精神,运用好华邦发展21年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拿出经过21年风雨洗礼的强大韧性,为缔造社会尊敬的百年华邦而不懈奋斗,一定能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续写更精彩的“华邦故事”!